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
每一页泛黄的纸张,都是时光的切片;每一处虫蛀的痕迹,都是历史的车辙。古籍修复师们伏案于灯下,以指尖丈量文明的厚重,用匠心缝合时间的伤痕。他们与时间赛跑,也让残卷重生——将破碎的纸页拼回原初的尊严,让湮没的文字重新呼吸。
而这份对古籍的守护,早在千年前便已染上浪漫的色彩。东汉崔寔在《四民月令》中写道:“七月七日,曝经书及衣裳,不蠹。”于是我们看见这样的画面:夏秋之交,阳光澄澈,古人将书卷铺陈于院中,任清风翻页,让日光驱蠹。
七夕不仅是乞巧的佳节,也是书香与天光相会的节日——古人以最温柔的方式,从时光中打捞文明的密码。
从古人七夕晒书,到今日古籍修复,科技进步延长了古籍的寿命,但从古至今的工匠之心从未改变。
如今,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残卷重生:以显微镜分析纤维,以手作修复古籍,以匠心对抗岁月。那是跨越千年的默契,是东方人特有的浪漫——把对古籍的敬畏,置于阳光下曝晒,也放进实验室修复,让残卷焕发新生。
8月29日股票账户配资,七夕佳节,封面新闻推出“残卷重生录——聚焦古籍修复师”系列报道,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。让我们一同走进古籍修复的细日常,聆听古籍修复师的匠心,体悟现代科技的力量,见证残卷重生的传奇。
汇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